CIS為 MI/ BI/ VI 三種識別系統所組成,以下試做定義解釋
MI (Mind Identity) 理念識別:
為CIS層級當中的最上層,理念識別是企業經營的基本精神與原動力所在,也是視覺識別據以展開的決策主張,完整的企業識別系統建立,端賴企業經營理念的確立。
理念識別包括:理念(價值觀、經營信條、精神標語、企業文化、企業使命、經營哲學與方針策略等)、策略(做什麼、如何做)、遠景(展望、責任、企圖心)。
在此將MI 稱為內在的靈魂或特色
BI (Behaviour Identity) 行為/活動識別:
外在的展現,在此有兩個含義,一為活動識別,一為行為識別,以中國的語彙而言即:〝特長〞的識別與展現。 為使〝特長〞發揮極致,也就需要教育( 服務態度、應對技巧、電話禮貌、工作精神等 )、管理( 環境、職工福利、研發 ),更需要推廣活動化( 調查、推廣、公關、促銷、公益事件、贊助活動的識別形式 ) 來贏得社會大眾認同,此即為BI 行為、活動識別。
在此將BI 稱為動態表現即外在的行動力
VI (Visul Identity) 視覺識別:
廣義的品牌識別是對商品、服務、或企業,開發以文字形象、意念和消費者對品牌所具有感受的綜合設計或宣傳或承諾。而其視覺設計開發則包括品牌名、品牌標誌、圖像系統(象徵圖形或吉祥物)。應用展開則包括行銷傳播、宣傳、促銷活動、銷售策略擴張等。品牌種類:包括商品品牌、事業品牌、服務品牌、企業品牌及企業哲學品牌化的哲學品牌。
在此將VI 行為稱為-經過包裝後的成果
參考資料-雅虎奇摩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