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公告
        搬家~
http://pusyuan.blogspot.com/搬家~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河洛歌子戲團 秋風辭

            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櫂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漢武帝 作


 導言
有人說台灣的宮廷大戲秋風辭與西方的歌劇杜蘭朵公主可以媲美,之前也曾經觀賞過杜蘭朵公主在北京紫禁城的演出,個人認為秋風辭杜蘭朵公主是各有千秋之處,但畢竟秋風辭是較晚推出的劇碼,在表現手法上,是較為新穎的,另外杜蘭朵公主由於場地的限制,導致整體的舞台效果不如秋風辭於國家劇院演出時來的有視覺效果。
秋風辭色戒,也有相同之處,秋劇是祭天起落,色劇是牌桌上開始牌桌上結束。
最後是秋劇四面埋伏,一開場均有華麗的舞蹈讓人了解這是一齣大排場的劇碼,但就深度上而言,四面埋伏的感受卻不如秋劇來的深刻震撼,四面埋伏僅止於用金錢堆疊出的戲劇,可以說是好萊屋式的商業劇碼。

 劇情張力
在劇情鋪陳上,秋劇一值處於緊張的狀態,情緒的醞釀一直堆疊至高峰,由漢武帝劉撤生氣的狀態即可感受到,由一開始的雙手小抖,到最後因見到被自己所下達的命令而致死的劉據,而全身顫抖。

 對唱、情緒與曲牌
發現一件事情很有趣,人物的情緒與曲調的節奏有非常大的關聯,在情緒高漲的時候,以快版的曲牌傳達出激動的情緒。在全劇裡以 三禍 一幕最明顯,首先是漢武帝的【漢調】快版傳達出對皇子的矛盾解釋,接著【七字調】慢版說出自身的質疑;接著捷妤與江沖的一來一往、快慢對比出一個心急如焚,一個平舖直述,起先捷妤以【新慢頭】快,唱出為向皇上說出真相,與五年之仇心急如焚的心理狀態,接著是江沖以較平穩的【雜唸仔調】簡言易害的對捷妤說出心中的計謀要讓捷妤知道,如果說出真相的後果,同時捷妤則以【七字屏】唱出生氣與堅定的情緒,最後捷於被說服並陷入兩難之中【七字調】在此又被派上場。
最特別的是【七字連空奏】以獨特的對唱方式博得滿堂采,最為人津津樂道。
在秋劇裡有很多的對唱,在第一幕,雙劉對唱的【七字調】二重唱,以及二位娘娘的合唱,始讓我們看見不只華麗更見深厚的唱工。

 走位
秋劇的演員了解到在舞台演出時,演員應該面對觀眾,不會刻意的去展現服裝的華麗,有時在情緒的堆疊,劇情的節奏,角色主從關係上做適當的安排,讓我們去感受到,在某些情緒跳躍之前必須要有一段時間的伏筆,這樣在爆發的時候才有令人震攝的感受。

 音樂
真的佩服現場演出的文武場,以及音樂設計 周以謙 先生,一部好劇需要有音樂的加持,才能如虎添翼,由音樂將觀者引導到劇情集角色的感受中,再加上歌子戲是屬歌劇範圍,音樂的重要性在這裡更顯重要。

 角色
武帝:
 最喜歡的角色,充滿矛盾心理,要江山、美人、長生不老,最終卻一無所有,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反思自我,是否一切的慾望是必要的,而內心真正所要的究竟是什麼。漢武帝這個角色的一切作為可以讓人細細品味出要與不要之間的抉擇。
江沖:
 我心中的第二名,明顯的奸臣,奸臣為何以當作奸臣,他想奪取的是什麼,為何要誅盡與他為敵的百官,為何要陷害公主、皇子,做這些又有何用,就算殺盡與他不合之人,江山依舊是劉氏天下的,在做一件惡事的開始,就注定埋下了殘酷的後果,為了掩蓋之前的作為,必須以更大的布幔將他蓋上。
皇子、衛后與捷妤:
 這三個角色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一樣的,雖然皇子戲份多,給我的感受卻是平淡。捷妤,雖然只是個配角但重要性不雅於皇子,且劇情的發展關鍵都緊繫她一念之間。
最後說皇后,雖然唱辭不多但讓我驚訝的是,他的肺活量竟然出奇的大,一段辭竟然不用換氣就可以唱完在萬戶侯這幕的【都馬調】:你起博望苑(是)全為吾兒 你更命臣僚 作頌詩 你誇伊忠孝兩全文武兼備 你講操勞攏是為伊萬項順序 你上歡喜伊來日能承聖治卻為何今日這麼狠心無端興兵起 欲將伊(來)凌遲 猛虎再歹 也不吃孩兒。總計81字,堪稱高手。
其他角色:
 有趣的是,劉撤的馬夫與李縣令的馬夫我確定是同一個人所演,但是太監男是不是同一個人我不確定。

 結論
詩、歌、繪畫、舞蹈,為藝術的四大領域,在展現的形式之中以歌劇最能展現出其風貌,在這裡可以讓我們一窺堂奧。我一直認為,古時候的人去欣賞歌劇必須盛裝打扮出席,無論是中國或西方,看大戲是種神聖的場合,隨著時代演進,我也覺得,到電影院看電影也必須穿著得體,並有一種【朝聖的心理狀態】出現,相對於古人這是一樣的,一樣看著一群人為我賣命演出,感謝有好的演出令我賞心悅目。

沒有留言: